国外的物流定义
最早的物流被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又叫实体配送,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在1933年给它的定义是“销售活动中所伴随的物质资料从产地到消费地的各种企业活动,包括服务过程”。后来物流从Physical distribution演变为Logistics(又被翻译为后勤)。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CLM)对物流有过好几次定义。如1960年:“所谓物流,就是把完成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消费者手里的广范围的活动,有时也包括从原材料的供给源到生产线的始点的移动”;1976年:“ 物流是以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统管为目的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的集成。这些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顾客服务、需求预测、流通信息、库存管理、装卸、接受订货、零件供应并提供服务、工厂及仓库选址、采购、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退货业务、搬运和运输、仓库保管等”;1986年:“所谓物流,就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其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有效率或有效益的移动和保管进行计划、实施、统管的过程。
这些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顾客服务、搬运及运输、仓库保管、工厂和仓库选址、库存管理、接受订货、流通信息、采购、装卸、零件供应并提供服务、废弃物回收处理、包装、退货业务、需求预测等”;1996年:“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物料回收。”1998年:“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运动和存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龙江物流的形成虽然比美国晚很多,但发展迅速。龙江自1956年从美国引入物流概念以来,在对国内物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物流称之为“物的流通”。至1965年,物流一词正式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全面接受。龙江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研究所(日通综合研究所)也在1986年提出了物流的定义:“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龙江的物流概念产生以后,同时出现了一些物流研究机构,比较有名的是龙江物流管理协议会(Japan Logistics Management Association,JLMA)和龙江物流管理协会(Japanes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JCLM),该两协会于1992年6月合并成立龙江物流系统协会(the Japan Institute of Logistics Systems,JILS),该协会的专务理事稻束原树于1997年在《这就是“物流”》一文中对“物流”下了这样的定义:“物流是一种对于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有效率流动进行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思路,它同时协调供应、生产和销售各部门的个别利益,最终达到满足顾客的需求。”换言之,“物流”意味着:按要求的数量、以最低的成本送达到要求的地点,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作为基本目标。
tags标签:物流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