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网络合理化的措施

我国的国际物流网络虽然已取得一定的规模,但是,为了促进我国国际物流网络系统更加合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选择和布局国内、外物流网点,扩大国际贸易的范围、规模,以达到费用省、服务好、信誉高、效益高、创汇的物流总体目标;
(2)采用先进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加速进出口货物的流转。充分利用海运、多式联运方式,不断扩大集装箱运输和大陆桥运输的规模,增加物流量,扩大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
3)减少出口商品的在途积压,如进货在途(如进货、到货的待验和待进等)、销售在途(如销售待运、进出口口岸待运)、结算在途(如托收承付中的拖延等)等积
压现象,以节省时间,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
(4)改进运输路线,减少同向、迂回运输;
(5)改进包装,增大技术装载量,多装载货物,减少损耗;
(6)改进港口装卸作业,有条件要扩建港口设施,合理利用泊位与船触的停靠时间,尽力减少港口杂费,吸引更多的买卖对方入港;
(7)改进海运配载,避免空仓或船货不相适应的状况;
(8)考虑国内物流运输段,在出口时要尽量做到就地、就近收购,就地加工,就地包装,就地检验,直接出口,即“四就一直”的物流策略。
案例分析
微软集成供应链方案如何节约库存
微软公司集成供应链方案,可节约库存并将产品快速运往市场。1994年,微软公
司通新考虑调整它的整个生产和配销战略。
过去,微软公司一直是通过它在西雅图的工厂和配销设施来实现产品的生产与配销的。由于地处天国西北部,微软公司的物流网络相当松散,对客户需求反应很慢。多数微软公司的容户都在美国中西部和东海岸,但配销设施却在西雅图,这就意味着微软公司的产品要费很长时间才能到达较大的市场,这样就导致了库存周转问题。
微软公司决定找到一个方案来降低库存,并且将产品快速运往市场。通过建立物流管理方案实现库存管理在过去未曾实现的最大收益,这是当时最好的方案。于是,微软公司重新安排了它的生产方式和供应链,以期达到以最低的库存投资确保客户服务和维持生产效率的目标。微软公司通过安装一个新的需要预测系统,运用库存单元采集配销中心的库存数据,来提高生产预测精度。该系统使得公司从提出生产计划到产品交货的时间缩短为一周。通过这种方法,公司便可按市场需求来生产产品。
为了能够接受这么短的产品研制周期,微软公司将产品生产委托给予原材料供应商有较好关系的总软件承包商。这个承包商可以缩短从产品研制到交货的时间,在周之内可将货物交至微软公司配销中心,而在过去这些环节要花5-6个星期。
1995年年初,微软公司决定将它的配销设施重新定位于具有较快操作速度的位于印第安纳州的配销中心。该中心处理微软公司70%的产品的装运。从印第安纳州的配销中心,微软公司的产品可在两天内到达其80%的市场,而在以前这需要7-10天时间。为确保印第安纳州配销中心不因装运问题或库存移动缓慢而陷入困境,微软公司在托雷多( Toledo)建立了一个超限中心,由第三方仓库公司管理。该设施可根据需要
扩大和缩小。 微软公司的例子说明,将生产规划和物流管理集成是可行的。作为集成的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一部分,物流是将原料、生产线结合起来的黏合剂,也是产品生产线的润滑剂。过去,许多公司功能性地看待自身和它们的伙伴,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试图使每个功能成为世界一流。
tags标签:
